日本腾素-健康信息服务

 


返回首页 返回信息列表

 

寿命长短,看体重就知道?55岁后,体重保持在这个范围,活得更久

 

 

阿姨和李大叔都是小区公园晨练广场上的常客,但是最近两人的观念却出现了不同,经常听到二人争论两句。

张阿姨每天带着运动手环拿着手机计算步数,别看今年都57岁了,张阿姨还琢磨着减肥呢。

详细介绍

“要我说,人老了还是不能放纵自己,我这四个月都减了有15斤了,跳广场舞都感觉自己体态轻盈。”自打减肥过后,张阿姨感觉自己走路都生风。

可是李大叔却有着不同的观点,他端着保温杯坐在公园的摇椅上直摇头。

“我觉得你说的那可不对,如果说老了越瘦越好,那我这长胖了八斤,医生反而说我身子骨硬了,状态比之前好了,这又怎么解释呢?”

细节说明

此话一出,两人谁也不服谁,而两人的争论在小区内传开了,人们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。

人上了岁数之后,体重到底该保持在什么范围,身体才能够更健康,寿命才能够更长呢?

01体重与寿命之间的关系

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,我们就得先来研究一下,体重和寿命之间的关系。

在大部分人眼中看来,肥胖就代表着身体质量差,体重越轻反而越接近长寿。但是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,胖瘦和寿命之间的关系,不是单纯的“大是大非”,而是接近U型曲线。

详细展示

简单来说也就是太胖或者太瘦的人死亡率都很高,而寿命最长的,反而是那些微胖组,此结论一出,微胖族星人大喜。

而其他人却表示这完全颠覆了常识,其实细细品味,这背后藏着的是人体精妙的生存智慧。

年龄在不断地增长,我们身体各方面状态也逐渐在走下坡路,肌肉在流失,骨密度在下降,就连免疫系统也隔三差五划划水。

图片细节

这时候适度的脂肪存在,反而能够对身体提供保护,能够作为能量储备,而且还能够保护骨骼肌肉,甚至还能够维持身体各激素的运转

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人老了脂肪储存的越多越好呢?

详细展示

当然不是,微胖和肥胖还是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的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)发布的《全球老龄化与健康报告》,55岁以上人群BMI处于22—26区间的研究数据显示: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对降低35%;糖尿病发病率相对减少28% ;平均预期寿命相对延长4—8年(数据来源《柳叶刀》2021年相关研究)

详细说明

有研究发现,55岁后,女性体重保持在52.5—63.5kg(含肌肉量测算)、男性体重保持在63—76kg,寿命或更长久一些。

既然如此,人上了岁数之后,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把体重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呢?

细节展示

02 55岁后,这么做将体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

1、合理饮食

很多人在进行体重调控的时候,总是认为只要少吃就可以了,结果折腾了一阵,天天饿的头晕眼花有气无力的,回头一看体重虽然降了,喝两口水就又反弹回来了,也不知道自己这些日子遭的罪算什么。

细节呈现

其实人过了55岁之后,在饮食方面讲究精准二字,这样才能吃的满足又健康

蛋白质得补充到位,它可是主角。比如豆腐、鸡蛋等这些都属于优质蛋白,每天吃一小拳头的量,就能够给肌肉注射一针强心剂,让心脏年轻有活力。

除了蛋白质以外其他营养元素也不能忽视,补充蔬菜就至关重要,这关系着老年人肠胃运作情况是否良好。

详细描述

最好每餐保证至少三种颜色的蔬菜,比如说绿色的菠菜含钙丰富而且含有钾离子,橙色的胡萝卜有维生素还能够护眼明目,紫甘蓝则能够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。

除此之外,在主食方面也可以用些小巧思,别总盯着米饭馒头了,可以尝试换种形式,比如说吃粗粮,能补充膳食纤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维生素的摄入量,对于身体好处多多。

详细展示

2、科学运动

别以为上了岁数就可以偷懒了,过了55岁之后更得讲究运动,而且还得动得科学,动得合理。这并不意味着要和小年轻一样每天泡健身房进行魔鬼训练,其实日常生活中一些小运动,却能有大效果。

细节介绍

比如说可以尝试每天走走路,这也能走出花样来,可以先慢走5分钟热身然后再穿插着快走、踮脚走训练肌肉等方式,这样一来早上送孙子的空就能把身体给锻炼了。

如果比较清闲的,早上能起得来的,还可以学学打打太极

太极动作柔中有刚,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,配合着呼吸,能够有效锻炼肌骨力量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心肺功能,练完之后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的。

详细说明

3、心理暗示

除了吃的健康动的科学之外,咱们还得时不时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

减过肥的人心里都清楚,已经不管自己身体实际健不健康了,每天两眼一睁就是上体重秤,撑着撑着反而变得更焦虑了,一来二去人就容易撂挑子不干了。

细节介绍

其实这真的没有必要,凡事都讲究个过程,控制体重这件事更是不能操之过急。

我们可以时不时给自己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,比如说每天冥想自己体重控制成功的样子,大脑也会受到感染分泌快乐的多巴胺,有利于帮助你坚持下去。

另外不要设置过于具体的体重数字,尝试着把瘦10斤的目标改成衣服尺码小一圈,没了具体数字作为目标,压迫感会小一些,而我们会更专注于身体的变化,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,也就更容易坚持下去。

细节描述

当我们不再盯着体重秤看了,慢慢地大家会发现,其实数字也没有那么重要了,重要的是自己健康的体态,以及积极的改变。

结语

过了55岁之后,与其每天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焦虑,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让体态变得更年轻上。控制好三餐饮食,在配合着运动唤醒身体的活力,身体质量会一天比一天强。

详细介绍

当你能够从容的应对时,你会发现,其实我们之前都是在跟自己较劲,而且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劲儿。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对话,真正的感悟身体需要的是什么,把健康作为终极目标,这才是真正的赢家。

【信源:寿命与体重的关系被发现:55岁后,体重越接近“这个数”,越健康!

2025-01-11 21:58·敦煌发布】

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