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岁男子拔罐后突发腹痛,不到16小时离世,医生:这件事怎可忽视
现代人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哪怕是小小的病痛,大家也习惯忍一忍。有时候,人生的意外就是从这些细小的不适开始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。
林建国今年43岁,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,生活简单,但压力也大。早出晚归,久坐不动,颈肩背疼痛,已经成了他每天的“常态”。
“就去拔个罐,放松一下。”
林建国向妻子说道,眼睛却有些疲惫的样子。妻子看着他那有些松弛的背影,点点头,轻轻地叹了口气,似乎已经习惯了丈夫的这一切。
第二天一早,林建国照常去了小区附近的那家中医馆。平时他也会做一些推拿按摩,这次是听朋友说拔罐对缓解肩背疼痛有不错的效果,于是决定试试。可谁知,这一次的选择,竟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个致命决定。
在那家中医馆里,医生见林建国背部僵硬,便给他进行了较为常规的拔罐治疗,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。开始的时候,林建国没有觉得什么异常,反而觉得自己的身体放松了很多。
直到拔罐结束,他站起来的时候,觉得背部有些不适,甚至感觉有些痛,但他并未放在心上,只是觉得可能是拔罐的正常反应。
但不到两个小时,林建国开始感觉到腹部一阵阵的剧痛。痛感一波接一波,像是肠胃剧烈的痉挛,让他感到无法忍受,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医院。
起初,医生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拔罐过程中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问题,进行了常规治疗。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林建国的症状愈加严重,腹部痛感逐渐加重,呼吸也变得急促。不到16个小时,他就因腹部剧烈疼痛导致的急性腹膜炎而离世,年仅43岁。
医生经过进一步检查,发现林建国死于急性腹膜炎并发的脓毒症,而这种病症的根源可能与拔罐治疗中的不当操作,尤其是局部毛细血管破裂,导致细菌感染有关。
医生表示,这种突如其来的感染并非拔罐本身所致,而是当时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较差,再加上没有及时处理突发症状,最终导致了生命的丧失。
林建国的妻子和父母在事后心痛不已,但事已至此,他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。
01一个不容忽视的警告
“我们做医学工作者的,常常见到一些患者因身体小病不当重视而造成的严重后果,像这样的情况怎能忽视!”
一位医学专家在采访中说道,“拔罐虽然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。尤其是有些人存在潜在的免疫问题或基础病,拔罐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。”
事实上,拔罐治疗之所以能有效缓解某些病痛,是因为它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起到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络的作用,但如果操作不当,或者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拔罐,便容易导致不良反应。
比如,过度的拔罐、拔罐时间过长,甚至在没有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情况下强行治疗,都可能带来不小的风险。
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低、长期有疾病史的人群来说,拔罐反而可能激发潜在的感染源,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中医理论中有讲究阴阳平衡,过度的刺激,可能扰乱身体的自然调节,使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错乱。
当疾病发生时,林建国的家人们只是觉得拔罐不过是一个保健小方法,然而却忽视了身体的反应。大家平时对身体的不适往往都有些漠视,总觉得有些疼痛不会导致什么大问题,结果却发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02现实中的健康盲点
生活中,这种“轻视健康”的现象并不少见。许多人习惯性地忽视一些小问题,认为身体的微弱不适并不重要,往往会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开始后悔。
而对于一些习惯了自我诊疗的人来说,过度依赖某些保健方法,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。
健康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某些短期有效的方法,而是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手段来科学地调整和保养身体。保持理智,不盲目跟风,才能避免更多的无谓风险。
林建国的妻子每天都会在儿子面前叹息,如果那天她坚持让丈夫去做一次体检,或者更加谨慎一些,也许一切都会不同。
她无法改变过去,但她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,也告诫身边的每一个人,保持健康不仅是为了自己,更是为了家人,为了不再让别人经历痛苦和悔恨。
【信源:凤凰网】
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