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:能安享晚年的心衰患者,在确诊后,多半都养成了4个好习惯
16:45 2025/02/15
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心衰,很多人提到这两个字时,常常会联想到生命的尽头,似乎它注定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结局。
但你知道吗?其实有很多心衰患者在确诊之后,仍然能够安享晚年,过上相对健康的生活。为什么有的人能安享晚年,有的人却逐渐变得衰弱、痛苦?这种差距背后的原因,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。
作为一名医生,我在临床上接触了无数心衰患者,看到过太多的病人和家属在确诊后的焦虑与迷茫,但事实是,心衰患者的预后并不完全是命运的安排,患者的生活方式、习惯和治疗的积极性,往往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长期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。
很多心衰患者被告知要吃药、要注意休息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遵循医生的建议,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意识地改变一些生活中的细节。
既然如此,问题就来了:为什么有些心衰患者能在确诊后改变习惯,活得健康长寿?而更多人却常常在疾病的阴影下痛苦挣扎,直到无法挽回?
这不禁让人反思,心衰的治疗和管理不仅仅是靠药物,是否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改变,是能够让这些患者重获新生的关键呢?
根据我的经验,很多患者能活得更好、寿命也更长,并不是因为他们仅仅遵循了标准治疗,而是在生活中养成了某些健康习惯,这些习惯甚至比你想象的更为重要。
规律摄入微量营养素,避免过度依赖补品
我们通常知道,心衰患者要严格控制盐分和水的摄入,然而更为细致的一点是,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“微量元素”的作用。
在我接诊的患者中,曾经有一位年长的男性,他年纪不小了,常年吃一些高钠、高脂的食物,并且依赖补钙剂来增强骨骼健康,殊不知他并没有摄取足够的钾和镁,导致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失调,心脏的舒缩功能变差。
微量元素的摄入对于心脏功能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,很多患者甚至从未考虑过这些细节,而是过度依赖了保健品和补充剂。
而这种小习惯的改变,却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心衰症状,研究表明,钾能有效地减少心律失常,镁则对心脏收缩力有帮助,只是简单的食物调节,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做适度的力量训练,避免过度休息
很多患者宁愿减少活动量,也不愿意做任何锻炼,担心运动会加重病情,尤其是力量训练,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减少静脉淤血的发生。
有一位我曾经治疗过的退休护士,她在得知自己患上了轻度的心衰之后,几乎每天都躺在床上休息,不敢进行任何活动,甚至连简单的家务活都不做。
经过几个月的观察,她的身体状况没有太大的变化,但每次体检时,心脏功能指标却逐渐恶化。后来,她开始在我的建议下尝试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,每天只做一些轻量的器械训练,逐步增加强度。
经过一段时间后,她的体力明显恢复,心脏的负担减轻,甚至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。
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心脏以外的其他肌肉群,减轻身体负担,从而使心脏能够得到相对的休息,研究表明,适度的抗阻训练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脏功能。
虽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进行大强度的运动,但适当的力量训练,无疑为很多心衰患者打开了一扇“治愈”的窗。
定期监测体重和液体摄入,预防水肿的恶化
有些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严格监控体重和水的摄入,最终导致病情恶化。水肿是心衰患者的常见症状,体内水分的积聚往往是心衰加重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然而,很多人忽视了体重波动的提示作用,直到水肿已经明显,病情才得以重视。
就有一位老年女性患者,因长期未监测体重,体内的水分逐渐积聚,导致她的双腿肿胀,甚至影响到行走,直到她无法独立活动时,家属才将她送到医院。
我与她的家属沟通后,了解到她对体重的波动几乎没有任何关注。经过详细检查,发现她每天的液体摄入量过多,同时没有适当的调整饮食,心脏功能进一步衰退。
于是,我建议她从每日记录体重入手,每天早晨醒来时空腹称重,并减少水的摄入量,尤其避免晚间过多的液体摄入。在我的指导下,她逐渐建立了自我监控机制,并有效预防了水肿的发生。
保持足够的夜间睡眠,改善心脏修复环境
我曾经有一位年约六十的男性患者,由于工作压力和生物钟紊乱,长期在晚上很晚才入睡,白天又过度疲劳,心脏功能随着睡眠质量的下降逐渐恶化。
在发现这一情况后,我建议他尝试调整作息,保持规律的入睡时间,避免晚间过度用脑或过度运动,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自然的放松技巧帮助自己入眠。
研究指出,慢性失眠与心血管疾病的恶化密切相关,而足够的睡眠则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,减轻心脏的压力。
这些习惯看似不起眼,却能从根本上改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。通过调整微量元素的摄入、增加适度的运动、密切监测体重和液体摄入,以及保持足够的睡眠,患者能够有效减缓病情的进展,甚至在晚年依然能够享受健康的生活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身体不适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
关于心衰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参考资料
[1]于秀婵.慢性心衰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改善效果分析 ,中国食物与营养, 2024-06-14